國立中央大學全球大氣觀測與資料應用研究中心(Global Atmosphere Observation and Data 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 GAODARC)為原先全球定位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GPS-ARC)改隸(自2025/08/01起生效)。除延續GPS-ARC之發展目標及工作任務,推動全球定位導航系統(GNSS)衛星觀測資料之科學研究,將進一步結合新型態大氣觀測儀器,包含空基及地基多頻道遙測資料,加強對地球環境系統了解,透過跨領域合作發揮進階觀測資料價值,期望更有效能來推動卓越及創新研究,發揚地球環境觀測與永續發展之理念。
本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綜理中心業務。工作分組分為「遙測儀器研究組」、「數據處理與分析研究組」及「資料應用研究組」,各組置召集人一名。研究人力編制為2個研究員,合聘4名專任教授,計畫助理10位。本中心及參與的研究團隊與TASA長期合作推動及執行福衛三號與福衛七號計畫之科研任務,執行績效與成果已備受肯定,研究產出相當豐碩,在國內相關研究人力與科研技術之整合確已具有充分的經驗及良好的研究平台。近期亦執行國科會衛星加值計畫,落實國家衛星資料科研應用目標。
中心現階段著重於進行國家太空中心(TASA)福衛七號掩星(Radio Occultation, RO)觀測資料及獵風者衛星反射(Reflectometry, R)資料相關反演技術發展及科學研究應用。目前中心GNSS衛星掩星資料之大氣應用為國內主要研究團隊,並在國際掩星研究社群扮演重要角色,重點學術及技術發展包含協同TASA建立掩星資料後處理系統、發展掩星資料於熱帶氣旋生成應用及相關大氣資料同化技術。此外,獵風者所蒐集的地表反射的GNSS訊號,可利用於進行海表面風速、浪高估算,探討海氣交互作用及土壤特性等研究,目前海面風速已應用改善台灣劇烈天氣預報。而GNSS反射訊號與目前及未來台灣相關海洋觀測息息相關。例如,新海研船一號上雷達,海面微型探空、浮球觀測等,為國家向海致敬計劃之重要一環。
本中心目前是國內唯一以GNSS觀測資料處理與反演技術,以及科學應用為研發主軸之研究中心,並與國際級GNSS研究中心及作業單位充分密切合作,並已發展為國際GNSS資料研究主要夥伴。後續將基於前期福衛計畫經驗持續推動落實整個掩星觀測計畫所帶來的願景、太空科技之生根與提昇、以及大氣與電離層掩星觀測資料應用於劇烈氣象與太空天氣之防災研究。
因應國際趨勢及國家前瞻規畫,並考量新一代GNSS衛星觀測儀器發展與資料驗證,中心規劃將結合各項新型態大氣觀測儀器,包含地基及船載多頻道遙測儀器,以更全面的瞭解大氣各面向特徵及其在地球環境系統的重要性。並透過跨領域合作如電機、通訊、資工及統計等領域強化儀器技術發展及資料科研應用。經由中大GAODARC有效整合研究人力,更由校方資源之積極投入,使科學與應用研究更上層樓。